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,鼓楼区政务大数据中心创新工作举措,狠抓工作落实,通过三维度贴心服务、前置服务三提醒、容缺办理三个工作法,切实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“来回跑”“反复跑”的痛点。一是“三维度服务工作法”。从流程优化、服务创新、技术赋能等多维度精准发力,全力打造高效、便捷、暖心的服务体系。推行“一窗通办”服务,开通企业服务“绿色通道”,对企业批量办卡、员工信息批量变更等业务优先受理,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,缩短业务办理周期;深化政银合作,设立社保便民服务专区,率先推出“申领—制卡—激活”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模式,将多部门办理的业务压缩至“专区10分钟办结”。开展“贴心办”服务,针对辖区内大型企业、行动不便老人群众,主动组织业务骨干提供制卡、激活、认证等“上门办”服务;推出“延时办”“预约办”,解决企业和群众因时间冲突无法办理业务的难题。技术赋能升级服务,在推广电子社保卡线上服务的基础上,不断拓展其应用场景,实现了就医购药、社保查询、待遇领取等功能“一网通办”。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政策信息,让企业群众及时了解最新惠民政策与服务举措。二是“三提醒工作法”。在落实“一次性告知”制度的同时,将主动询问、精准提醒融入服务全程,“多问一句”成为服务标配。前瞻关联提醒,办理当前业务时,窗口工作人员主动询问申请人后续可能涉及的关联事项。材料预审提醒,受理材料时,不仅核对清单,更主动多问一句:“您这项材料的XX细节(如签名、盖章、日期、特定表述)是否已按最新要求准备妥当?我帮您快速核对一下关键点。”此举将材料退回率降低50%。政策红利提醒,根据业务类型和申请人特征,主动告知可享受的政策便利。通过“多提醒”的主动作为,将便利与效率真正送到企业群众身边。三是“容缺办理工作法”。“这项服务真是太便民了,不用让我来回跑了。”王先生来到鼓楼区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办理卫生许可证业务,但是漏带了部分办理材料,一筹莫展时,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询问,在了解情况后,为王先生“容缺受理”,顺利办理了卫生许可证。大厅各服务窗口打破了以往“材料不齐不受理”的传统模式,对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要求,但次要材料有欠缺的申请事项,先予受理和审查,并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材料、时限和超期处理办法,在材料补齐后,及时出具办理意见,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腿次数,压缩办事时间。下一步,鼓楼区政务大数据中心将以群众“少跑腿”“零跑腿”为目标,在便民方面不断探索创新,完善配套服务措施,加强部门协同联动,切实让企业群众享受到更标准化、智能化、集约化的政务服务新体验。
优化服务办好群众身边事
优化服务办好群众身边事
来源:
责任编辑:
发布时间:
相关文件:
-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